传统疗法治疗偏瘫
偏瘫概述以及治疗偏瘫的一些常规方法偏瘫是急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后遗症,俗称半身不遂。偏瘫的原因是脑内病变,其中半数以上为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发生偏瘫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血液粘滞综合症、吸烟及恶劣气候等。此外,脑外伤也是引起偏瘫的常见原因。
治疗偏瘫的方法有哪些?
<1>偏瘫康复治疗的大量工作是在基层医疗机构或家庭中进行的。实践证明,许多偏瘫患者通过药物和康复训练可以生活自理,甚至恢复工作能力。偏瘫患者康复内容有: (1)各种理疗:包括电疗、光疗、水疗、蜡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电针疗法、超声疗法、穴位磁疗、中西药直流电导入疗法等。 (2)作业疗法:包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基础动作、职业劳动动作及工艺劳动动作训练等。目的是让患者逐渐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种种需要。(3)医疗体育:是康复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有现代医疗体操及中医传统体疗,如气功、按摩等。(4)语言训练:对失语患者施行语言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说话能力。(5)心理康复: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智力状况,运用心理疗法促使患者的心理康复。(6)娱乐康复工程:娱乐不但有助于身体功能的改善,还可振奋患者的精神和情绪,避免产生孤独寂寞感。方式有听音乐、练习乐器、缝纫、绘画等。
<2>中医可以运用针灸、推拿、药物熏蒸、拔罐、水疗、腊疗等方法综合治疗:各种脑病(中风偏瘫、小儿脑瘫、癫痫、痴呆多动、脑 积水、脑萎缩、脑外伤后遗症、帕金森综合症、高血压、高血脂等)疗程短、费用低、疗效卓著,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医治疗模式。
<3>关于偏瘫的饮食疗法提供以下几点:
中风病人病情如已稳定,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时,应采用鼻饲饮食,将易消化的流汁状饮食,如浓米汤、豆浆、牛奶、新鲜蔬菜汁、果汁等分次灌入,或5-6次灌入混合奶1000-2000毫升,灌入食物不宜过热过冷,以37 ℃-39 ℃为宜。混合奶配制所需原料为鲜牛奶600毫升,浓米汤 350毫升,鸡蛋2个,白糖50克,香油10克,以及盐3克。配制方法分三步:(1)把洗干净的鸡蛋磕开,放入干净盛器内,加入白糖、盐、油,用筷子搅匀;(2)将鲜牛奶600毫升和米汤350毫升混合煮沸;(3)将制成的鸡蛋混合液倒入煮沸的牛奶米汤中,边倒边用筷子搅拌,即成1000毫升混合奶。此1000毫升混合奶中含蛋 白蛋质40克,脂肪40克,糖类120克,热量4184千焦耳(1000千卡) 。病人若并发糖尿病,免加白糖。
若中风病人神智清醒,但进食时有时发生呛咳,则应给予糊状饮食,其饮食内容为蒸蛋羹、肉末菜末稠粥、肉末菜末烂面条、牛奶冲藕粉、水果泥或将饭菜用捣碎机捣烂后给病人食用。
第一,可多吃上结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第二,每日食盐在 6克以下为宜,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对中风病人不利。
第三,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及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此外,少吃鸡汤、肉汤,对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有益,且需忌暴食。
家有中风病人,一般可选择下述辅助食疗方剂: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5.中风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4>如何治疗偏瘫心理疗法简介:
心理治疗是指心灵、心理或精神的治疗,适用于一切在心理或人格方面处于痛苦、不健康、不满意状态的患者,更适用于受到心理创伤后发生的心理障碍、情感障碍和述情 障碍的偏瘫患者。
近代精神心理免疫学研究证实,人的大脑与免疫系统有密切的联系。偏瘫患者由于对瘫痪后果过于耽心,不甘心依赖他人,对前途失去信心,有许多心里话不愿向人倾诉,使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神经纤维传到免疫系统的信号减少,造成免疫机能降低,从而影响了康复。因此,偏瘫患者的心理治疗同样是不容忽视的治疗方面。
偏瘫的发病原因
1、颅内血管发育异常: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2、心脏病: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由于栓子可以反复脱落,所以容易复发。
3、炎症: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4、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少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5、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主要和常见的病因。有资料表明,脑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压病史,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6、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据报道,脑血管病患者中有30%~40%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较正常人高5倍,发生动脉硬化的时间比正常人要早,动脉硬化的程度亦较重。
7、其他因素: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针灸如何治疗偏瘫
祖国传统医学早已用于治疗偏瘫,特别是利用针灸配合肢体运动具有独到之处。
偏瘫是中风起病的主证之一,而中风属现代医药脑血管病范畴,可见于一过性脑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塞,脑出血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病最常见的病因,以其血液动力学与血液粘稠度的改变为病理基础。
中医将中风依照病位的深浅分为中络,中经,在腑,在脏。其中中脏腑都属于急性期的见证,病程超过三个月者,则属于后遗症期,通过历代医家的实践,针灸对中风急性期疗效甚佳,尤其以中西医结合抢救,收到较好的效果,说明针灸对于偏瘫急性期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合谷,吞咽障碍加风池。治愈率达54.84%,总有效率达97.43%。醒脑开窍针刺法以醒脑开窍为主,疏通经络,滋补肝肾为辅,选穴配穴以改善大脑的生理功能为根本大法,促进肢体经络之气的疏通。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中,三阴交可以明显的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增加脑灌注量及血管弹性。内关不仅可以调节心脏的功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使每博输出量增加,在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增加脑灌注量。三穴能起到促进脑组织代谢和修复的效果。
具体施术要求:先刺内关,进针1.5寸,用捻转提插泻法1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5寸,用雀啄手法,眼球湿润为度。后刺三阴交,沿胫骨后缘进针,针尖与皮肤呈现45度角,提插泻法,至患则下肢抽动为止。
以上是中医如何针灸治疗偏瘫的方法和依据。偏瘫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可配合针灸疗法、运动疗法等,具体情况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按摩疗法有助于偏瘫患者康复
脑血管病患者常主诉肢体僵硬、痉挛疼痛、活动不利。按摩之后,局部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升高、汗腺分泌增多,从而消除了肌肉疲劳,增加了皮肤弹性,通利了周身关节,使痉挛的组织得到了充分的血供,从而有助于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亦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和肢体畸形、挛缩的发生。
关节僵硬、行动迟钝是脑血管病患者最常见的体征。通过推拿按摩可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改善关节部的营养、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关节的活动度,使关节功能逐步得到恢复。
脑血管病患者脾胃虚弱,影响消化吸收,发生便秘是常见的症状之一。通过按摩胃脘部,能促进胃肠蠕动,达到排便通腑之目的。
按摩疗法可以使受作用的部位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改变局部的生理反应,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性地调节身体功能,使瘫痪肢体血液和淋巴循环得到改善,起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调整内脏功能的作用: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白细胞总数增加、吞噬作用增强,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中医辩证选择治疗
1、气虚血瘀型:偏枯不用,或肢体麻木,兼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面色无 华,气短无力,舌淡 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
治法:益气活血,逐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当归、川芎、桃仁 、赤芍、地龙 、川牛膝、鸡血藤、木瓜、 丝瓜络等。
2、阴虚风阳上扰型:头晕目眩,耳鸣,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艰涩,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育阴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石决明 、刺蒺藜、炮龟板 、僵蚕、黄芩、栀子、怀牛膝 、 当归 、川芎 、赤芍、土元等 。
针刺穴位治疗:上肢:肩髃 、曲池 、外关、合谷、中渚
下肢:秩边、委中阳陵泉 、足三里、解溪、太冲
面针:上肢区 、下肢区、肝区、脾区
头针:对侧头皮的运动区
颈部加风池 口舌有疾加廉泉
三、推拿治疗方案
患者俯卧位,按压背部天宗、肝俞 、胆俞、膈俞、肾俞、秩边,再用滚法松解之。
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用擦法、滚法治疗患侧部位。
用拿法治疗患肢的软组织。
点穴,如膝眼、委中、承山、伏兔、风市、解溪等。
最后以搓法而结束。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
:【摘要】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为治疗组60例,单纯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60例.结果: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宙练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0.01).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关键词】中风偏瘫;醒脑开窍针刺法;康复训练.脑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许多学者提倡综合的,全面的治疗模式.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6例,并进行对照分析,疗效显着.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3年10月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针康组(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981岁,平均64岁;脑梗死52例,脑出血8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1个月;左侧肢体偏瘫39例,右侧21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4278岁,平均61岁;脑梗死48例,脑出血12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1个月;左侧肢体偏瘫40例,右侧20例.全部患者无意识障碍及智能障碍,体格检查能合作,住院天数6~8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ⅲ,并经头或检查证实.1.3纳入标准:病程在1个月以内,第1次脑中风偏瘫患者.1.4排除标准:病程在1个月以上,有严重并发症如心肺功能不全,褥疮,严惩失语者.2治疗方法2.1针康组2.1.1针刺方法:处方: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合谷透三间,八邪;足内翻取丘墟透照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操作方法: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分种;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角斜刺,进针1~1.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者_卜肢抽动3次为度.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1.5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屈肘成120.角,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2.1.2康复训练方法:针刺结束后每天进行康复训练,即根据偏瘫康复不同阶段实施相应的康复措施.依据华夏出版社于兑生编着的《偏瘫康复治疗技术图解》标准,并结全患者实际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驰缓阶段:良肢位应用;翻身(体位变换);被动运动(保持关节活动度训练);自主被动运动;早期坐位训练.痉挛阶段:患侧上肢伸展;肩向前伸;滚桶训练;木钉板训练;患侧下肢负重训练;搭桥训练;坐位训练.联带运动阶段:忠手摸肩训练;搭桥训练;沙磨板训练;下蹲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立位训练.ⅳ部分分离运动阶段及分离运动阶段:上肢分离运动强化训练;步行训练.2.2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即在入院后给予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营养神经细胞的药物等.3疗效观察3.1疗效评价:两组患者于治疗前由同一医师进行首轮评定,6周后由该医师进行第二次评定,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运动功能()评分法:,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指数()评分法测定.3.2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3.3结果:姒评分及指数()评分见表1,表2.表1两组治疗前后姒评分比较(--)由表1,表2可见,治疗前两组和评分无显着差异(&;0.05);在治疗6周后,两组和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0.01);其中针康组比对照组显着,两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0.01).4讨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由石学敏院士于1972年创立,是针对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提出的治法.在选穴上以阴经和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年.(20).17..1495..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有别于传统的取穴和针刺手法,在中国针灸治疗学中独具特色.石学敏教授的多项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证实:此针法可有效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活性,降低0含量,调节神经递质含量,降低细胞内流,减慢细胞凋亡,提高复制,改善转录,从而发挥其临床治疗作用.现代学者研究认为针灸刺激可能为促进新的中枢一肢体运动传导通路的形成提供了有效手段,但如果缺少针对性的练习和正确指导,就很容易产生代偿运动和不正确的运动模式,而代偿运动和异常运动模式很难纠正,所以必须输入正确的运动模式,这有赖于系统化康复训练.通过给予反复的刺激和功能训练,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新的运动投射区,并且逐步具备发放运动神经冲动的功能,从而使原来丧失运动功能的肢体重新获得的正常运动模式得到强化和维持.这种区域性脑功能重组机制是建立在脑的高度可塑性基础上,脑的可塑性能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得到强化和巩固.本文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患者,通过6~8周的系统综合治疗,其偏瘫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因此,急性脑中风患者及早进行醒脑开窍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残疾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这篇文章真好,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