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医康复新治疗荟萃》 作者孙星
康复医学从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而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重视。康复医学的任务就是动用一切医疗手段帮助伤残者消除或减轻功能缺陷,帮助慢性病患者恢复健康。目前,众多的康复医疗多以内服、外用药物配合理疗、针灸、食疗、推拿按摩、心理疗法等治疗。以我国传统方法为主要手段的中医康复医学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中医康复手段很多,如最早的砭石、骨针到泥疗、光疗、泉水疗,从内服汤药到“洗、敷、擦、贴”等外治法。通过康复手段使阴阳失衡的机会达到新的整体平衡状态,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康复医学以重视功能的康复而不同于中医养生学和中医临床学。
由于康复医治的对象,有许多是慢性病。在内科的康复术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脾胃功能的正常,虽然内科慢性病不仅迁延日久,而且多个脏腑受累,几种病症并存,病情复杂,病人的肉体、精神均有沉重的负担,康复过程中要注意解开疾病中的许多症结,解除诸多痛苦,绝不是一朝一夕,一方一药或一种疗法就能实现的,但唯有从调理脾胃,重建中焦入手,方能缓缓见效,滋生一身,全身健壮。祖国医学以为“脾为后天之本”、“万物之母”、“脾统四肢”,脾与胃升降协调,互为表里,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论治脾胃之名家当首推李东垣和叶天士,李氏善补脾气,用药多刚燥;叶氏善滋阴养胃,用药多柔润。张锡纯则兼采两家之长,熔于一炉,认为病至于斯,非单纯的脾虚或胃虚,而是先损脾阳,阳损及阴,或是先损胃阴,阴损及阳,呈现脾胃俱虚,故必须振脾阳与益胃阴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了不少脾胃有效方剂,如资生汤,资生通脉汤,扶中汤等,方中刚柔并用,燥润兼施,并用不悖,两擅其长,临床使用机会很多。
脾胃共处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升方能运化水谷精微以灌溉四旁,生化有源才能使心血充盈,脉络通达;肺的呼气顺通,卫气固密;肝血充筋,疏泄调畅;肾精的充实,骨骼的健壮。故有“厥阴不治求之阳明”“治痿独取阳明”的说法。五行之土,原能包括金木水火四行,人之脾胃属土,其气化之敷布亦能包括金木水火诸脏。相对来说,根据中医相互依存、相互克制的理论,心脾肺肾的功能正常,又能助脾胃功能进一步完善,进入有效循环。统计有关资料,中医内科诸证中,绝大多数如“湿阻”、“血证”、“咳嗽”、“饮证”、“心悸”、“虚劳”、“呕吐”、“水肿”、“胃脘痛”、“不寐”等,不同疾病中的病机病理实质均与脾胃本身虚弱有关,亦有饮留胃肠,热结脾胃,肝气犯胃,肝气乘脾的它脏腑影响还有因中焦生化不足,正气虚弱,感受六淫之邪所致的感冒和气滞血瘀的中风证等等,皆可从调理脾胃入手,配合其他疗法,达到病愈的目的。
现代医学的实验经验证明,脾虚患者不仅有胃肠方面的改变,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代谢,为循环及细胞免疫功能扥多系统、多方面的改变,在胃肠道方面变现为胃张力降低,胃黏膜增粗和胃酸高分泌倾向,小肠吸收功能减退,大肠运动功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方面变现为副交感神经偏亢,交感神经张力降低,提问调节中枢或血管运动中枢失调;内分泌和代谢方面可见有微循环灌溉不足,免疫功能方面可见有细胞免疫低下的倾向。由此可见,“脾”在全身起着重要作用,增强脾胃功能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