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卫生部一项统计显示,参与调查的6000多家医院中,只有31%的医院用上了信息管理系统。而我国的医药卫生企事业单位在IT上的投入也明显不足。目前每年的投入大约占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容量(4000亿到5000亿元人民币)的千分之一。据了解,美国医院在信息系统的投资上大约要占其总投资的2%到3%左右。我国医疗市场巨大的空白点为国内外IT厂商进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一、IT厂商争相进入 7月上旬,“首届中国医院信息管理化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座无虚席。我们注意到,包括GE、HP、IBM在内的国际IT大腕都登台宣讲了数字化医院的方案。而台下,是国内上千名医院的一二把手们。这样的“献艺”和激战不言而喻,足见我国医院信息化市场的诱惑。除了政策的激励,更多是来自于丰厚的利润空间。卫生部曾强调“国内三甲以上的医院都需要实行信息化管理”。据悉,目前我国有3万多家医院,其中有6000家是三甲以上的医院。未来几年中,我国将有超过70%的医院实现信息化管理,预计市场总量将达到200多亿元。 作为承办方IDG世展博览(亚洲)有限公司来说,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无非是看准了国内市场需求的空白点,以及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三大改革所带来的驱动力。而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成熟和价格的降低,IT厂商本身也能为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业的信息处理提供有力的保证。 然而究竟它们的方案能为我国的医院带来什么,还值得进一步商榷。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这些IT巨头虽然有资金、技术以及品牌的优势,但是却仅仅是在我国推行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方案概念,并没有在国内医院具体实施成功的案例。而这些跨国公司又不仅仅以HIS系统为主业,像GE在医疗设备、西门子在通讯等领域都占有较大的份额。 虽然我们的医疗改革以及市场总量给跨国巨头带来很大的想像空间,然而短期内不能赢利却是致命的。也曾经经历过失败的教训,以至于不少厂商都在调整业务,有的想要退出这块领域。所以只靠“国际知名品牌”的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开发出有针对性的、适合本土化医院需求的信息化系统,以及不断提供相应的技术和售后服务。 有人预言,未来我国医院信息化市场中,90%的份额将由国内IT厂商分得。它们的主要优势在于对本土医院的需求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因此能够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但是先决条件必须是我国信息技术的极大提高。同时还应保持和这些大牌IT公司的交流以及合作,汲取其长。据悉,国内目前有300多家从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业务的企业,但是仍旧停留在中低端市场阶段,技术相对比较薄弱,产品比较落后,甚至还涌现出大打价格战的现象,使得能够立足金字塔塔尖的企业屈指可数。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进步,技术将不会成为阻碍医院信息化的主要问题。企业之间比拼更多的是服务和谁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二、信息化标准出台 对于许多医院和IT厂商来说,曾经最头疼的是医疗信息化的标准问题。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区域客户部总经理张坚呼吁,应该尽快制定出相应的行业标准,来规范整个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市场,避免更多的企业走弯路。曾经在德国IT行业历练多年的广东福地巨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鹏告诉我们:“中国医院信息化和国外相差实在太远。最致命的原因是缺少医院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如果不尽快制定出能和国际接轨的医疗信息标准,我们的医院信息化肯定要死。” 我国的医疗信息化标准也曾经历了很多曲折。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结果造成不同企业做的系统百花齐放,以至于影响了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在此前提下,卫生部终于出台《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并将其作为全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包括了临床诊疗、药品管理、经济管理、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等部分,详细规定了门诊医生工作站分系统、护士工作站分系统、医学影像分系统、药品管理分系统等。《规范》还只是基本的功能规范,卫生部正在抓紧制定更具体的医疗信息化的国际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