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俗称“腰突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为骨科临床最为多见的疾患之一,占骨科门诊下腰痛患者的10%-15%,和因腰腿痛住院病例的25%-40%。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多见的症状为疼痛,可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的放射痛。 疼痛发生主要是由于突出、变性的髓核对邻近组织(主要为窦椎神经及脊神经根)的刺激与压迫,同时髓核内糖蛋白等生物物质溢出,释放组胺等引起局部化学性炎症,引起的化学性和机械性神经根炎所致,引起或轻或重的慢性腰腿痛。而且腰椎的退变也往往同时发生在腰部的其他组织,如腰椎间小关节,韧带,腰部肌肉等,造成这些组织局部的慢性炎症,引起疼痛。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加重,使腰腿痛进行性发展。据临床统计,约95%的腰突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痛,80%的患者有下肢痛。特别是腰痛,不仅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二、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
1、退行性变
目前认为,其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退行性变是一切生物生、长、衰、亡的客观规律,由于腰椎所承担的特殊的生理功能,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比其他组织器官要早,而且进展相对要快。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所谓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即由于椎间盘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易造成椎间盘的挤压和磨损,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从而产生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本病发生的基础。
2.、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1) 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也较差,特别是在退变产生后,修复能力更加微弱。
(2) 椎间盘后外侧的纤维环较为薄弱,而后纵韧带在腰5、骶1平面时宽度显著减少,对纤维环的加强作用明显减弱。
(3) 腰骶段先天异常:腰骶段畸形可使发病率增高,这些异常常造成椎间隙宽度不等,并常造成关节突关节受到更多的旋转劳损,使纤维环受到的压力不一,加速退变。
3、种族、遗传因素:有色人种发病率较低;例如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等发病率较其他民族明显要低
4、其他因素:
外力作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部分人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的不正确等情况。例如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煤矿工人和建筑工人需经常弯腰提举重物。这些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损伤日积月累地作用于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三、腰痛患者日常保健注意事项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和马尾神经根,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其病程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质量。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指导患者做好腰部的日常保健。
1心理护理
人的精神状态对疾病的康复有直接影响,腰间盘突出症病人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和对牵引等治疗原理不了解,存在焦虑、灰心等负性情绪,因此首先应向病人讲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病因、诱因、病程及预后,各种治疗方式的原理和方法,使病人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病人则介绍要间康治疗仪的治疗原理,配合要点,结合成功病例现身说法,使病人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参与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2饮食护理
根据疾病“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原理,中医饮食应以“活血化瘀”为原则,进食活血祛湿利水的食物,忌寒腻滞辛辣香燥之品,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蛋白质,丰富维生素为原则,如瘦肉、禽肉、鱼虾、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适当多食纤维素多的食物,以防便秘。鼓励病人多饮水及适当粗纤维食品 。适当饮茶,茶叶中含有儿茶酚胺和茶碱、咖啡因和多种维生素,可增加血管柔韧性,促进血液循环。手术病人术后常规禁食6h后进普食。
3腰椎牵引
要间康多功能治疗使用顺势整骨,自然牵引纠正变形的脊柱,缓解椎间盘压力,利用身体的自身重量形成一个沿着脊柱的生理弯曲度的自然牵引,恢复腰椎生理弯曲度,迫使髓核复位。
4腰部保暖
注意腰部保暖,特别是初冬季节,应早穿保暖衣裤,避免腰部受风、寒、湿、冷的刺激,经常做腰部热敷、热浴等温热的物理治疗。
5腰部锻炼
坚持腰背肌锻炼,加强腰背部及腹部肌肉力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注意日常的保健和锻炼,会使身体康复的更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