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他在说他这一年零八个月的创业故事。我在想,他其实已经准备了十八年,甚至更久,从安徽农村走出来的那一天,直到现在。2015年4月18日开始,他终于走进了自己的理想国,虽然一年后曾经一度沮丧不安,但很快,他又一飞冲天。这一部励志片的关键词是:坚信自己,享受孤独。
上海脊近完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国苗,擅长头颈肩腰腿痛等脊椎疾病、马拉松长跑等运动伤害、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及脏腑功能失调的康复治疗。先后工作于安徽省中医院、上海曙光医院等三甲中医院推拿科,硕、博士先后师从中国973首席科学家房敏教授和中国首位推拿学博导严隽陶教授,丁氏推拿第六代传人,具有严谨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和丰富的一线临床诊治经验。
这是一年零八个月的战绩:脊近完美,脊+,梧柚,不同市场定位的品牌,旗下四个门店,近千名会员,组织业内顶级专业培训一百多场,请来目前国内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康复领域最顶级的讲师,甚至还有来自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著名的临床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大咖们,培训学员逾三千人次。他的微信公众号有5万多粉丝,去年获得了上海市十大科普微信公众号第二名。
更让人诧异的是,他从一个专攻脊柱的手法整复医生,转型到一个卓越的管理者,无缝对接,“除了医术,还得思考商业运营、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战略合作,向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发起挑战。”
他坦言,自己身上有短板,只有从临床上才能找到内心的快乐和幸福。“虽然现在仍在做管理,但我仍不希望将来把重心放在管理上。我想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前我们会提倡木桶理论,但是现代社会更提倡长板理论。将各自擅长领域的人们拼在一起,会更好。”
他是最了解病人的,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体制内医院,一个上午四十个病人,每个病人其实也就十来分钟。很难做出精确的诊断和精准的治疗。其实,即使治疗效果好,没有后续的康复训练,病情会反复复发。”
这就是他的优势,可以对病人进行精确的诊断和精准的治疗,以及后续专业的康复训练。“一对一专业的康复训练,还可以指导患者回家坚持。我们的定位更多是中高端,第一次评估就要花四五十分钟。我们有韩国进口的人体姿态评估仪器,再结合x光片、CT和磁共振,而更多的是通过人体姿态的评估和专科检查。”
他说,非常喜欢和享受挑战,工作以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折腾,不停地折腾。“静下来待不住的,我有两面性,享受孤独,又耐不住寂寞。挑战,让我激情四射。”的确,早在微博盛行时期,他每天从医院下班,花大量的时间写科普文章,忙教学,忙科研,他的微博粉丝一度与医生集团的创始人张强比肩。
我知道,在体制内,以及在他创业遇到挫折的时候,他始终对自己坚信不疑。传播学上有个非常著名的理论是“沉默的螺旋”——大多数的个人都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我觉得,他非常幸福,打破了这个螺旋,他对于这份孤立毫不胆怯,坚持了自己的态度和信念,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力量和荣耀。再一次让我们向少数人的信仰、自由的意志予以致敬。而无论在哪一个时代,这样的人都万分难得。
这个冬天,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赚饱了热泪,战场上没有同情、怜悯,只有硝烟、子弹、你死我活,人活着有几十年,可死亡一秒钟就够了。我把那个医疗兵的故事告诉他,在大家都后撤的时候,他一个人留在了钢锯岭上拖拽与救治伤员,如同带了外挂一般无所顾忌地穿梭在死神周围,心中只有一个信念“one more”再多救一个。就这样,他从钢锯岭上救下了75个士兵。于是,所有人瞠目结舌,所有人刮目相待,所有人仿佛一夜之间找到了信仰。因为他做到了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个无法复刻的壮举。
他听了点头:“是呀,何其执着,又何其幸运。其实不论是身在战场还是身在职场,社会法则一直都是残酷的。优胜劣汰、剩者为王。军人不易,职场不易,在这不易的人生当中保留一颗初心尤为难得。”
走出他的房间,我对自己说,人生只要有那么一份坚持,过得总归不会太差。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我听到他在房中大声说道。
脊近完美课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