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Beijing,China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App下载

扫码或应用市场搜康复医学网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阅读排行


朱国苗

主动把自己逼上悬崖

人 物 介 绍


朱国苗,脊近完美品牌创始人,针灸推拿专业副主任医师,擅长头颈肩腰腿痛等脊椎疾病、马拉松长跑等运动伤害、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及脏腑功能失调的康复治疗。先后工作于安徽省中医院、上海曙光医院等三甲中医院推拿科,硕、博士先后师从中国973首席科学家房敏教授和中国首位推拿学博导严隽陶教授,丁氏推拿第六代传人,具有严谨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和丰富的一线临床诊治经验。



采访笔记

此时,他在说他这一年零八个月的创业故事。我在想,他其实已经准备了十八年,甚至更久,从安徽农村走出来的那一天,直到现在。2015年4月18日开始,他终于走进了自己的理想国,虽然一年后曾经一度沮丧不安,但很快,他又一飞冲天。这一部励志片的关键词是:坚信自己,享受孤独。


上海脊近完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国苗,擅长头颈肩腰腿痛等脊椎疾病、马拉松长跑等运动伤害、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及脏腑功能失调的康复治疗。先后工作于安徽省中医院、上海曙光医院等三甲中医院推拿科,硕、博士先后师从中国973首席科学家房敏教授和中国首位推拿学博导严隽陶教授,丁氏推拿第六代传人,具有严谨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和丰富的一线临床诊治经验。


这是一年零八个月的战绩:脊近完美,脊+,梧柚,不同市场定位的品牌,旗下四个门店,近千名会员,组织业内顶级专业培训一百多场,请来目前国内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康复领域最顶级的讲师,甚至还有来自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著名的临床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大咖们,培训学员逾三千人次。他的微信公众号有5万多粉丝,去年获得了上海市十大科普微信公众号第二名。


更让人诧异的是,他从一个专攻脊柱的手法整复医生,转型到一个卓越的管理者,无缝对接,“除了医术,还得思考商业运营、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战略合作,向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发起挑战。”


他坦言,自己身上有短板,只有从临床上才能找到内心的快乐和幸福。“虽然现在仍在做管理,但我仍不希望将来把重心放在管理上。我想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前我们会提倡木桶理论,但是现代社会更提倡长板理论。将各自擅长领域的人们拼在一起,会更好。”


他是最了解病人的,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体制内医院,一个上午四十个病人,每个病人其实也就十来分钟。很难做出精确的诊断和精准的治疗。其实,即使治疗效果好,没有后续的康复训练,病情会反复复发。”


这就是他的优势,可以对病人进行精确的诊断和精准的治疗,以及后续专业的康复训练。“一对一专业的康复训练,还可以指导患者回家坚持。我们的定位更多是中高端,第一次评估就要花四五十分钟。我们有韩国进口的人体姿态评估仪器,再结合x光片、CT和磁共振,而更多的是通过人体姿态的评估和专科检查。”


他说,非常喜欢和享受挑战,工作以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折腾,不停地折腾。“静下来待不住的,我有两面性,享受孤独,又耐不住寂寞。挑战,让我激情四射。”的确,早在微博盛行时期,他每天从医院下班,花大量的时间写科普文章,忙教学,忙科研,他的微博粉丝一度与医生集团的创始人张强比肩。


我知道,在体制内,以及在他创业遇到挫折的时候,他始终对自己坚信不疑。传播学上有个非常著名的理论是“沉默的螺旋”——大多数的个人都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我觉得,他非常幸福,打破了这个螺旋,他对于这份孤立毫不胆怯,坚持了自己的态度和信念,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力量和荣耀。再一次让我们向少数人的信仰、自由的意志予以致敬。而无论在哪一个时代,这样的人都万分难得。


这个冬天,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赚饱了热泪,战场上没有同情、怜悯,只有硝烟、子弹、你死我活,人活着有几十年,可死亡一秒钟就够了。我把那个医疗兵的故事告诉他,在大家都后撤的时候,他一个人留在了钢锯岭上拖拽与救治伤员,如同带了外挂一般无所顾忌地穿梭在死神周围,心中只有一个信念“one more”再多救一个。就这样,他从钢锯岭上救下了75个士兵。于是,所有人瞠目结舌,所有人刮目相待,所有人仿佛一夜之间找到了信仰。因为他做到了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个无法复刻的壮举。


他听了点头:“是呀,何其执着,又何其幸运。其实不论是身在战场还是身在职场,社会法则一直都是残酷的。优胜劣汰、剩者为王。军人不易,职场不易,在这不易的人生当中保留一颗初心尤为难得。”


走出他的房间,我对自己说,人生只要有那么一份坚持,过得总归不会太差。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我听到他在房中大声说道。




1
新的开始

2015年4月18日,“脊近完美”开业了。


这个日子,朱国苗记得清清楚楚,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人生中的前三十多年,一直寻求在传统的医院体制内做出创新,实现自己的想法。但是处处碰壁后,他索性脱离了体制,笃志成就自己的事业。


一年半后的今天,“脊近完美”已经有了几家门店,旗下有了三个品牌。数千人参加过他的培训班,微信公众号关注量达到了五万多人,在全国范围内的康复医学领域已经小有名气。


这一切源于朱国苗的不服输,不妥协。


朱国苗,出生于安徽省的一个小乡村,家境清贫,大学考入安徽中医学院,五年里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名。因为如此优秀的成绩,被大学老师们联名推荐给安徽省中医院的院长,在推拿科得到了医院的培养。2004年,他考研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师从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房敏教授。读研期间,他撰写并出版了7本专著,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2篇论文。后来被导师推荐到曙光医院推拿科工作。


他深谙新媒体的力量,很早就开设了微博,当时就有两万多粉丝。他在微博上写文章,回答粉丝提出的问题,开展基于微博互动式的推拿学教学研究,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后来,还曾被上海中医药大学委派支援上海市体育局,作为国家女子游泳队的康复医生,随队到澳大利亚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医疗保障。世界蝶泳冠军陆滢,当时就是在他的保障下,获得了全运会冠军。


澳洲之行,也让朱国苗眼界大开,他进一步认识到了治疗后康复的重要性。回国后,他开始更多地探索物理治疗和和运动康复的结合,但是,医院体制内的限制成了他的桎梏。“一个上午看三四十个病人,平均每个病人十来分钟的时间,医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诊断和评估,并真正解决病人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做了个最重要的决定:辞职,成立自己的公司。就这样,“上海脊近完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


2
一帆风顺

开创一个公司,前期的准备工作必然繁复。有很多朋友提醒他说,一开始要做好资金储备,因为在最初三到六个月,很可能无法盈利甚至亏本。他自己也有担心,能否快速适应从医生的角色到商业领域的转换?


他辞职时甚至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因为这个过程注定要独自承担。他花了一个月,购买设备,招聘人员,觉得准备得已经差不多了,终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业。


意料之外的惊喜是,朱国苗并没有经历其他创业者那样初创阶段的阵痛。他从第一个月起,就已经实现了盈利。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他为自己积累了非常多的资源,直到此时,其中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


朱国苗喜欢写作,过去十多年里,他在搜狐博客、新浪微博、好大夫网站上写过三千多篇科普文章,有了一大批铁杆拥趸,并且,以前在医院里,由于他医术高超,认真负责,积累了大量患者。以至于当他离开曙光医院后,这些患者都想尽办法寻找打听他的近况。“我在患者、客户资源方面,从来没有发愁过,这是非常幸运的,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所以最初应该是最艰难的阶段,就这样顺利、平稳地度过了。”


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对于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朱国苗是技术出身,陡然间把自己放在了一个管理者的位置上,多多少少有些不习惯,但是自己选择的道路,咬碎了牙吞进肚子里也要坚持走下去,朱国苗身上肯定不缺少这种坚韧。一年多来,“脊近完美”的各项业务都在稳步前进,微信公众号“脊近完美”从零做起,目前已经有了5万多的关注量,去年获得了上海市十大科普微信公众号第二名;由朱国苗邀请国内国际顶尖讲师,或者他自己教授的培训课程,已经开班一百多场次,超过3000位疼痛医生、康复治疗师、甚至健身教练等行业从业者从中受益。


2016年12月10日,“脊近完美”在上海川沙的分店也已经正式开业;旗下品牌“脊+”,已经运营了三个多月;最新品牌“梧柚”,将会专注于关节的术后康复,初定于2017年元月10日开业。


3
一直在“折腾”

脊柱疾病已经是当代社会的常见病,发病人群中,长期使用电脑、伏案的居多。当感到脊柱不适时,到医院挂号,排队,检查,治疗,不仅耗时费力,而且由于医院内病人流量很大,导致平均治疗时间太少,医生很难对病人作更出精确的诊断和精准的治疗。


并且,通常会被人们忽略的一点是,治疗有了效果后,后续还应该进行康复训练,以预防病情的反复。这是在传统医院中一直被忽视的环节。为什么姚明在NBA时期经历了足舟骨应力性骨折后,还是能够恢复如常,但是普通人通常连走路都会很困难?原因正是,康复的及时与充分与否,对运动能力的恢复极其重要。


中国的康复医学,还在初步阶段,只有在顶级的大医院发展相对较好,但是普通民众都还基本没有对于康复治疗的需求和认识。所以国内的物理治疗水平,相对国外至少滞后了20年的时间。朱国苗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把“脊近完美”的目标定在“物理治疗与运动康复深度融合”上,始终坚持“无诊断,不治疗”和“有治疗,必康复”的理念,在传承“丁氏推拿”等传统诊疗方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方“整脊”、“关节松动术”等现代物理疗法,力图实现“精细解剖、精确诊断、精准治疗”的三“精”理念。


除了这些,他还在盆底康复、运动损伤和脏腑功能提升等领域挖掘了新的发展前景。女性由于妊娠或生产的原因,会出现盆底肌松弛,并进而导致尿失禁、粪失禁甚至性生活不和谐等问题。随着网球、高尔夫的普及,以及马拉松长跑一跃成为“新的狂热的宗教”,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在群众中的蓬勃发展,但是,有运动一定就有损伤,科学防治运动伤害的紧迫性也逐渐显现出来。而消化不良、胆石症、输尿管结石等内脏功能不良所致的病症也越来越多,药物和手术并非最佳的治疗方法。针对这些问题,康复医学也大有用武之地,甚至直接的手法生物力学的干预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脊近完美在原有的专注于脊椎康复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更多的品牌,如脊+就是康复治疗和营养调理相结合的高端品牌,梧柚就是专注于运动损伤术后康复的顶尖品牌。


朱国苗希望,自己的“脊近完美”,能够成为一个“小而美”的企业。也许未来会有上百家连锁门店,也许能够在物理治疗和运动康复方面,追赶甚至超越国外的顶尖水平,他还是会精神百倍,继续喜欢和享受工作的挑战,继续折腾下去。


“我是个享受孤独,又耐不住寂寞的人。工作以后从来没有停止过折腾,我很喜欢这样的状态,挑战会让我觉得更兴奋。”




口述实录


唐晔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从体制内出走呢?
朱国苗

实话说,我的情商不高。我是锋芒毕露的人,也不善于察言观色,体制内可能不适合我的生存,难以施展才华。如果我当年没有出来,应该会非常痛苦。但是在困境中,我们需要一种信念——其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区别只是你选择逃避还是面对,当你选择面对的时候,一切都会豁然开朗。所以我出来迎接挑战,虽然可能会很累,却很快乐。
唐晔

目前公司的发展缺少什么?
朱国苗

最缺的是运营人才,我希望能够找到最合适的职业经理人。而我个人,对公司最大的贡献,其实是我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这对公司今后的发展会有更大的益处。

人员储备对我们这样的技术型企业都是巨大的挑战,但相对来说我们有一些优势,我们有自己的培训。培训可以较好地成为我们的造血机制,所以也在进一步拓展,希望未来能发展成为专业的职业教育学院,可以进行日常化的职业教育。所以,大家未来可能会看到“脊近完美康复学院”。
唐晔

“脊近完美”的核心项目都包括什么?
朱国苗

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脊椎康复,由我领衔,专注于因肌肉失衡(筋出槽)或脊椎错位(骨错缝)所引起的头、颈、肩、背、腰、臀、腿痛,头晕耳鸣、肢体麻木、心慌胸闷、记忆力减退等脊椎相关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并可纠正脊椎侧弯、圆肩驼背、骨盆倾斜、足踝和腿型异常等体形和姿势问题;

二是盆底康复,专注于女性妊娠或生产后盆底肌松弛所致尿失禁、粪失禁甚至性生活不和谐;或疤痕粘连所致盆腔疼痛,产后体型改变的康复;

三是运动损伤的防治,通过对高尔夫、网球及马拉松长跑等专业运动项目的深入研究,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损伤特点和规律,设计出极具高效的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方案,为运动爱好者甚至专业运动员提供专业的康复保障。


四是脏腑功能提升,根据不同脏腑结构的特点及功能特性,通过手法的直接力学干预,以提升肝胆胰脾肾肠道输尿管等脏腑的功能。
唐晔

“脊近完美”都会办一些什么样的培训?
朱国苗

我们平均一年会办了五六十场培训,在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领域,脊近完美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的。来听讲的有针灸推拿科医生、骨伤科医生、疼痛科医生、康复科医生和治疗师、健身教练,甚至还有个别爱好者等。到目前为止,学员人数已经超过三千多人了。

我们请的老师,都是在目前国内甚至国际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康复等领域最顶级的专家学者,包括台湾物理治疗领域最权威的蔡永裕教授、香港Maitland关节松动术大亨梁兆麟博士、“亚洲徒手整形第一人”张富源老师、“华人一手”创始人李建民老师,还有全球最顶级的Barral学院内脏松弛术创始人Jean Pierre教授、澳洲神经康复领域权威专家Andy教授等,他们的课程都深受广大学员们的欢迎。我希望能够开发更多优质的课程,服务更多的临床医生和治疗师朋友们。

培训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是专业出身,碰到这些老师,会有一种极度兴奋的感觉。我喜欢跟他们交流,学到更多的东西,转化为对客户的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唐晔

学员参加了培训之后,反馈是什么?
朱国苗

每次来培训,他们都有极大的收获,获得满满的干货。回去之后,临床操作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病人中的口碑大幅上升。

我们有很多学员是开私人诊所或者工作室的,因为参加了我们的课程,回去几个月经济效益就能翻番。也有的学员不但学到了我们的技术,还学习了我们康复中心的经营模式,所以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专业技术的提升,更多的是思想的碰撞,我们的培训班给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沟通提升的机会,为病痛患者提供更多优质、专业的服务。
唐晔

你还在提高自己的技术手法吗?
朱国苗

必须终身学习,从培训老师身上学到了太多。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的治疗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如果不博采众长,多学习借鉴别人的东西,就没办法进步。所以平时我特别注重同行们是怎么做的,有好的方法,就要学以致用。
唐晔

从一个医生转型到新的角色,适应吗?
朱国苗

出入于各种社交场所,并不是我所喜欢的。其实,我是一个喜欢孤独,并且享受孤独的人。人往往只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游刃有余。但是,我现在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主动把自己逼上绝境。必须直面一切困难,直面自己不擅长的东西。

困难和苦难,人越早经历越好。我现在40岁了,所有的经历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实际上是没有过不去的坎。而且,我非常清楚自己,哪一方面能够有所为,哪一方面不能有所为。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个同学的座右铭是:尽人事,听天命。现在想起来真是那么回事,我总是对自己说,凡事要扪心自问,你有没有尽到最大努力去争取?只要付出了,总归会有回报的。
唐晔

你现在还会继续阅读,继续写作吗?
朱国苗

我现在读的都是专业书,国际上能买到的最好的专业书,我这里都有。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毫不夸张的。所以,必须逼迫自己每时每刻进步,才不会被时代和潮流所抛弃。至于写作,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手里的笔,每当夜深人静,一个人在书桌前冥思苦想,其实是我最惬意的的时候。物我两忘,把最有感触的行医心得,奉献给爱我的朋友们。
唐晔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失败了,会不会后悔今天的过程?
朱国苗

绝不会后悔!过去的每件事对我来说,都是积累的丢不掉的财富。所以,即使现在从零起步,我依然可以做得很好——我有这个能力。而且,这个过程中,我已经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世上本来就没有后悔药,所以永远都不要向后看。有很多朋友说,我身上一直有一种不屈不挠的韧劲,我喜欢这种韧劲。
康复医学网(www.kfyx.cn)中国权威康复|养老|健身|养生|健康门户 微信公众号:cnkfyx,欢迎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康复医学网提供专业康复科普教育。我们为康复治疗师、医生、康复机构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17年+的经验。
  • 康复医学网APP

  • 康复课堂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08-2025, KFYX.CN | 康复医学网
  • 京ICP备15008331号-1 京B2-20241658 | |网站地图 康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