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区区两个字竟然可以“包罗万象”,在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占卜等方面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几乎凡所你想,都可以用“阴阳”来表达。
《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阳一体两面,彼此互藏,相感替换,不可执一而定象。二者虽无定象,随道而变,上皆可为道,下亦可为器。道用无穷,处处有之,因用而论。用即出,阴阳即定,二者虽定,亦随时而变迁。
在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里,“阴阳”的概念和含义更是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人体的生长化收藏,病因病机的演变和发展,“阴阳”既可辩证,又可调治,毫不夸张的说,中医学,其实也是一本关于“阴阳”的哲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从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医学界其实从未放弃对“阴阳”的探究,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甚至也还有西医说——“阴阳,很可能就是人体内的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这两部分支配和调节机体各器官,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和分泌,既拮抗又协调的调节器官的生理活动。
确实像极了中医的“阴阳”概念。
交感神经系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蛇来了”,会激发所有使人兴奋的表现——阳。
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蛇走了”,会抑制所有使人兴奋的表现——阴。
我们的肌肉系统其实不仅是受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双重影响;还同时受到神经发射和生物力学需求的双重影响。
肌肉失衡而导致的姿态不良也为运动感知觉功能提供了线索。
这也就从理论上提示了,肌肉失衡的表现,和神经系统也许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而许多临床表现也验证了这一点:比如慢性骨骼肌肉疼痛的患者(尤其下背痛患者)与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患者有着相同的肌肉紧张和薄弱模式。 好,现在我们开始说人话
以上的种种迹象 其实都是在提醒我们 无论是肌肉的紧张还是薄弱 都是有迹可循的 都是可以预测的
首先我们由扬达治疗法引入两个系统 ——强直系统和时相系统
具体来说
强直系统 会使肌肉表现出张力或痉挛的模式增加 ——阳
时相系统 会使肌肉的张力或痉挛状态减少 ——阴 也有研究表明,强直肌中主要是Ⅰ类肌纤维,时相肌中主要是Ⅱ类肌纤维,此说法有歧义,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干货来袭
好,现在到了最重要的内容—— 哪些肌肉容易紧张——更“阳”一些? 那些肌肉容易薄弱——更“阴”一些呢?
且往下看
此图的意义尤其重要。 备注:斜角肌既可能紧张也可能薄弱。 从目前来看,这两组肌肉一组紧张,一组薄弱,一组需要放松,一组需要强化,正如阴阳对立;
然而,这种分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肌肉是绝对的强直肌或者时相肌,正如阴阳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比如斜角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被认为是时相肌,而由于错误姿态负荷过大之后又会转化成强直肌。
当然,我们的所有肌肉都发源于同一个或者同一类细胞,是不是也有些像是阴阳同根同源,互根互用呢?
后记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小编窃以为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阴在内”,为我们深层的核心肌群,“阳在外”,为我们浅表的动作肌群,“阴为阳之守,阳为阴之使”,核心肌群其实是浅表肌肉的“守护神”,基于“前馈机制”效应,我们的身体在动作激发前核心肌群就会首先激活以保护身体——“守也”,然后通过浅表肌群表现动作——“使也”。
在这里,我们只是借用“阴阳”的概念比喻强直肌系统和时相肌系统,为大家在临床中提供一个思路,其实这些最后也是离不开一个“道”——先评估后治疗——紧张的放松,薄弱的加强!

脊椎康复:头颈肩腰背髋膝踝疼痛劳损 形体矫正:脊柱侧弯、圆肩驼背、XO型腿 运动损伤:网球肘、跑步膝、韧带损伤、踝扭伤 盆底康复:盆底功能障碍、漏尿、脏器下垂 脏腑调理:内分泌紊乱、消化不良、焦虑失眠
更专业的疼痛评估与康复,想咨询? 欢迎拨打咨询电话 021-55278026 或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想成为治痛高手?当然是跟名师学习! 脏腑不仅有五行,还有内脏松弛术。 【内脏松弛术】2017年内脏筋膜松弛术(Visceral Manipulation)火热报名中——原版引进
脏腑有五行脏腑 (点击下图放大)

|
脊近完美课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