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Beijing,China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App下载

扫码或应用市场搜康复医学网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阅读排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等你点蓝字关注都等出蜘蛛网了

戴眼镜的人多了,便对么?

&

扁平足的人多了,便对么?

“从来如此,便对么?”

                               ——这才是鲁迅先生说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流行从众心理的社会,

大家一致认为“法不责众”、“多数胜过少数”,

从小学投票选举卫生委员开始,

这个观念已经深深扎根在我们心里,

然而,

现在不仅仅是思想没了主见,

连身体结构的变化也开始

“跟风”、“随大流”!

古有“三寸金莲”,

今有“扁平足底”。


如果你认真观察身边朋友的话,

一定会惊讶的发现,

“扁平足的青年越来越多”,

“扁平足的同学少年更多”,


那么,多数人的表现,是不是就是对的呢?

是不是就是好事呢?


我们举个例子,

比如你去观察一个大学的班级,

10个人里平均要有8个戴眼镜,

那么,戴眼镜就是好事吗?


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打篮球不能潇洒的甩头,

游泳睁开眼睛和闭上眼睛一样,

睡醒第一件事是找眼镜的痛苦吗?

回归正题,多数人的表现,

不一定就是好的表现。

但一定是有原因的。


那么,为什么现在扁平足的人越来越多了呢?


答案就是:他们不需要足弓了!


那么,为什么不需要足弓了呢?


答案就是:足弓就是为了减震存在的,

现在到处柏油马路木质地板大理石瓷砖的

生活环境,

要足弓干什么?


足弓的消失,

其实是伴随生活环境的进化,

而产生的一种人体的退化。


然而,我们真的不需要足弓了吗?


来看看足弓的作用。


1.稳定性与灵活性并存


先提问:我们的足是用来干什么的?

答案很简单——站立和行走。


而站立——就要求足具有稳定性——总要站的稳吧;

那行走——就要求足具有灵活性——总要走的顺吧;


所以我们的足虽然小,但身小并不影响其担当大任,正所谓“浓缩才是精华”,小小的一个足其实是由26块骨、2块籽骨和57个关节构成的,再加上诸多韧带和肌肉的辅助,实在是人体美的一个缩影。

2.弹性减震和刚性杠杆


再进一步分析,其实足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还依赖于以下两点。


稳定性——足弓的刚性杠杆;

灵活性——足弓的弹性减震;


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概念:

稳定性和灵活性本就是一对冤家,

而刚性杠杆和弹性减震也是一对矛盾。


刚性杠杆这个功能,更多的是由足部的骨头来维持的(硬);(足部的跟骨、跖(zhí)骨等)

三角结构最稳固。

弹性减震这个功能,更多的是由足部的软组织来维持的(软);(足底的韧带、肌腱、筋膜等)

拱形构造以减震。


好,我们再往下一步:

对于扁平足的患者,其实是刚性杠杆的作用发挥不足,也就是硬的不行软的过度,那么,其足部的软组织就更容易出现损伤。


而高足弓的患者,确实弹性减震的作用发挥不足,也就是软的不行硬的过度,那么,其骨性损伤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了。


3.功能不足会怎样

还是要分成两种情况说起。


其一,弹性减震不足(太硬);

弹性减震这个功能,更多的发挥在触地期到站立期,也就是足跟着地到全足着地,这里要引出一个重要的东西——距下关节。


我们分析足部的运动变化,生物力学,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在分析这个距下关节。


距下关节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有效的吸收应力;二是使足更好的适应地面。


而足部由触地期到站立期,就是距下关节从旋后位——中立位——旋前位的过程。


此过程不足,也就是距下关节过度旋后,也就是高足弓,此时可能的表现是——硌脚~


此时可能伴随的症状,可不仅仅是硌脚而已。


还可能会出现——髋部疼痛、膝关节外侧疼痛、踝关节外侧扭伤、足部的外侧疼痛等。


其二,刚性杠杆功能不足(太软);

刚性杠杆这个功能,更多的发挥在站立期到蹬离期,也就是从站到走的这一过程。


此时,距下关节的变化是:旋前位——中立位——旋后位。


此过程不足,也就是距下关节过度旋前,也就是我们长说的扁平足,此事可能的表现是——蹬不上力~


同样,也不仅仅是蹬不上力,还可能出现——腰痛、膝关节内侧疼痛、胫夹、内侧足跟痛、跟骨骨刺、踇囊肿等。


要提醒的是,以上都是根据生物力学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代表所有的情况。


后记:


我们现在其实很少能够看到单一问题的客户或者患者,他们来寻求帮助,确实是针对某一症状或者表现,但是我们评估后却经常发现——他的骨盆有问题,膝盖有问题,足弓也有问题,甚至某些神经学检查也是阳性,这个咋办?


我们的理念是:纠结其是由哪里最先出现的问题,就好像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是一个无止境的问题,我们不如塌下心来为其制定一个最高效的方案。


我们当然可以从骨盆着手调整,或者软组织手法拉伸、强化改善,但是,我们强调足部的原因在于——任何方案都没有足部矫形来的直接而彻底且成功率高。


这是因为,只要你还在地球上,你就要受重力的影响,只要你还走路站立,这个力就要通过足部这个媒介影响到全身。我们调整或者说矫正足部,就是持续的借用身体重力和地心引力的相互作用,在不断的对全身的力线和立线进行调整。


这样的手段,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最后,分享一个简单的方法证明足部矫形的意义。


可以以自已为例,观察自己走路是外八字还是内八字。

或者更直接点,感受自己是外侧的阔筋膜张肌髂胫束紧张还是内侧的内收肌紧张。

然后,外八字的朋友,或者外侧肌肉筋膜紧张的朋友,先试试深蹲,感受外侧肌群的张力,然后用一个楔形垫子将自己的外侧足部(从外侧四趾到足跟外侧的区域)垫高,接着再试试深蹲。


此时再感受一次外侧肌肉筋膜的张力,是不是比之前轻松许多?


同理,内侧紧张的朋友,可以在足部内侧垫高试试看。




更多下肢课程请点击

【学习通知】5月12-14日 / 朱国苗 / 膝踝损伤系统评估与精准康复高级班



康复医学网(www.kfyx.cn)中国权威康复|养老|健身|养生|健康门户 微信公众号:cnkfyx,欢迎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康复医学网提供专业康复科普教育。我们为康复治疗师、医生、康复机构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17年+的经验。
  • 康复医学网APP

  • 康复课堂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08-2025, KFYX.CN | 康复医学网
  • 京ICP备15008331号-1 京B2-20241658 | |网站地图 康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