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有许多不良体态
无论是
圆肩驼背头前引的上交叉 
还是 挺腹屈髋臀下垂的下交叉 
很多人都会认为 这些不良体态 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不好 如缺乏运动、长时间久坐伏案造成的
按照这种说法 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一下自己的姿势 就能轻松纠正体态问题
然而,体态问题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要分析造成不良体态的原因,我们得先来看看它是怎么形成的。
不良体态的实质是肌肉间不平衡,前后不平衡、左右不平衡都会导致不良体态。而肌肉间不平衡就意味着肌肉有紧有松。最终我们将“不良体态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转化为——“造成肌肉紧张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肌肉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对于不良体态的成因,多数观点是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的。即:当人长期处于同一个姿势时,一部分肌肉会长时间处于缩短状态,这导致肌肉长度逐渐缩短,进而使肌肉的静息长度发生改变,最终导致我们的体态发生适应性改变。适应性改变通常是过度使用造成的。
无论是静态收缩还是动态收缩,这些缩短的肌肉通常具有这样的特点:①非工作状态下无疼痛表现;②在触诊时发生反应;③在运动时容易被激活。
这是形成不良体态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不良生活习惯或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造成的不良体态。
除了生物力学因素,我们还可以从神经学因素来考虑。 
我们知道,人刚出生时,脊柱是呈“C”型的,这是因为屈肌(强直肌)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婴儿逐渐长大,开始学会仰头和坐立,脊柱出现四个曲度。在屈肌和伸肌的协助下,姿势也有了变化。
但发育学告诉我们,屈肌是先发育的,且肌力一般比伸肌大1/3,这就意味着许多屈曲的动作会使肌肉变得更为紧张。由于屈肌先天上就占据主导地位,其本身容易因过度使用短缩,所以人更容易呈现屈曲状态,如呈现弯腰、驼背的姿态。
强直肌和时相肌的结合,形成了人们各种不同的姿势。强直肌过度紧张,会通过交互抑制反射来使时相肌变得薄弱,姿势也不断改变。最终出现过度屈曲、甚至髋屈曲90度的姿势。

(上图中的老奶奶就是很严重的髋屈曲状态)
除了发育因素的影响,神经对身体的影响还表现在:疼痛、情绪、压力、疲劳等方面。

情绪,特别是不良情绪会对我们的体态造成影响。
相对来说,人们总是更倾向于保护腹部。因此,当处于情绪低落(副交感神经占据主导地位)时,总是习惯于把整个腹部保护起来,而情绪高昂时则会挺起胸膛和腹部。
因此,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则会更多地表现出一个紧张的姿态,这也是造成不良体态的原因。 
不良情绪、压力、疲劳、疼痛都会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增加肌肉张力。该系统激活造成肌肉紧张,最常表现为紧张性头痛和颈肩腰部疼痛。 
造成异常体态的原因还有很多,我们这里再来分析一下意外受伤对体态的影响。
例如,关节源性问题导致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变化,肌肉肥大、缩短,都有可能导致肌肉前后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会改变运动模式的启动顺序。主动肌肌力不足,协同肌参与运动,就会导致局部过紧或者无力,最后出现体态异常、疼痛等情况。
异常体态往往意味着肌肉的紧张和薄弱,肌肉的失衡除了生物力学因素还包括了很多神经学的因素。可能生活中一次意外的损伤导致肌肉激活模式改变,最后出现了体态问题;还有可能是不良情绪和压力,使个人边缘系统激活等等。
造成不良体态的原因,除长期保持一个姿势造成生物力学方面的改变外,还有神经方面的影响,包括神经发育因素(时相肌和强直肌本身不平衡)、不良情绪和压力造成的边缘系统激活等,甚至还可能是由一次意外损失导致肌肉激活模式改变。
因此,我们在面对异常体态时,需要从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处理问题。
下篇预告:专业分享 | 多角度解析疼痛易复发的原因
作者介绍 上海中医药大学物理治疗学学士 曾赴美国Creighton大学(全球PT第16名)学习运动控制3月 中国首届瑜伽康复理疗跨界交流峰会导师 参与维护脊近完美公众号2年余(2015年科普公众号前三强) 参与朱国苗老师颈肩部精细评估和治疗课程授课 参与朱国苗老师人体精细解剖与疼痛徒手治疗课程授课 十余场线上千聊收费课程(最高人数约2300人) 参加国内外顶尖培训30余场 脊椎康复:头颈肩腰背髋膝踝疼痛劳损 形体矫正:脊柱侧弯、圆肩驼背、XO型腿 运动损伤:网球肘、跑步膝、韧带损伤、踝扭伤 盆底康复:盆底功能障碍、漏尿、脏器下垂 脏腑调理:内分泌紊乱、消化不良、焦虑失眠
更专业的脊柱评估与康复,想咨询? 欢迎拨打咨询电话 021-55278026 或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想成为治痛高手?当然是跟名师学习! 【学习通知】6月17日-8月7日大型网络课程——肌肉功能失衡的评估与治疗(扬达疗法)
(点击下图放大) 
|
脊近完美课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