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亚洲蹲”(Asian Squat) 请看下图
论“亚洲蹲”的特殊性
亚洲蹲是指在全掌着地的情况下,下蹲到最低处,大小腿完全折叠靠拢,臀部靠近脚跟的蹲姿。
俄国有斯拉夫蹲,西式有踮脚蹲,韩国还有韩国蹲 但是比起我们的“亚洲蹲” 我就问还有谁?
论亚洲蹲的广泛性
吃饭蹲,如厕蹲,马路牙子、田间地头、村口土垛,胡萝卜蹲完胡萝卜蹲···
“陕西八大怪”之一就是“板凳不坐蹲起来”。在很多北方地区的方言里,蹲的专门叫法为“圪蹴”(不会念的回去看书),因为家里人多,桌椅不够,端起饭碗就圪蹴,重点是在物资匮乏的时间或空间里,蜷曲着吃饭可以节约粮食呀!
论亚洲蹲的人文性
在我国农村,很多人吃饭聊天都采取这种朴素的姿势,堪称是接地气的典范。不少领导干部下基层也采取这种蹲法,包括抱头投降的"囚犯蹲法”也表示了一种敬畏。
比起西方群众的见面拥抱的热情,中国人的社交礼仪却是拱手作揖,出自保持距离的同种考虑。蹲姿如厕时,不直接与便器接触,也避免了疾病的传播。
论亚洲蹲的科学性
稳定性好:重心降低,全足着地 本体感觉的关键区域为颈椎、骶髂关节和足底。足底传递的输入信号影响着人体对姿态的感知(Kavounaodias,2001;Roll;Kavounoudias和Roll,2002),足底与地面接触面减少会导致感觉信号传入数量降低,比如高足弓的人较正常人姿势晃动程度增加。 作为康复医学生,康复老司机或者教练人群 有没有发现“亚洲蹲”的姿势 和SFMA中过顶深蹲模式类似? 提示一:竖脊肌紧张;腹部无法与大腿重叠,上半身向后倾倒,重心不稳容易“屁股蹲儿”。
提示二:股四头肌紧张;离心收缩变差时,无法完成下蹲动作。
提示三:小腿三头肌紧张;也就是踝背伸肌群受限,下蹲中会出现踮脚,无法做到全掌着地。
提示四:臀大肌离心收缩变差;往往出现不敢下蹲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见很多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臀部松弛无力,完成下蹲动作时需要有所搀扶就是这个道理。
提示五:腘肌无力;腘肌在膝关节的运动中扮演了“钥匙”的角色,腘肌无力,下蹲时不能发挥膝关节后侧钥匙的作用,无法把外侧半月板往后拉以防止屈膝时胫骨关节对半月板的挤压。 
提示六:髋外展肌群无力;髋三角外展肌群无力无法向外牵拉胫骨关节,下蹲时膝关节内旋,相对紧张的股外侧肌向外牵拉髌骨,以致于下蹲时膝关节外侧前上方疼痛而受限。 
综上所述 下蹲动作由腰-髋-膝-踝四个关节协同完成 任何一块肌肉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亚洲蹲功能的丧失
当然 蹲不下去还可能有一个原因 原谅我不厚道的笑了~
针对上述问题 有什么好的锻炼方法呢? 婴儿式伸展 起始动作:双膝跪地,大脚趾相接触,坐在脚跟上,分开膝盖与臀部同宽。 动作要点:呼气,躯干向前靠在大腿上,手臂垂直放于身体两侧,手掌向上。 弓字推伸展(Solid Support Push) 起始动作:站立在垂直支撑物旁,在手肘伸直支撑,双脚以一前一后的方式站立,后面的那只脚仅以脚尖踩地。 动作要点:前方的脚弯曲到接近130度,上半身往前倾斜,后面的脚伸直且脚跟需平踩于地面,从而产生脚踝背屈角度。 跪姿后躺伸展(Rearward Lean) 起始动作:呈跪姿,将双脚并拢在一起,坐在脚跟上,保持背垂直于地面,双手轻放在两旁。 动作要点:身体向后倾倒但记得不可以离开原本的位置,弯曲膝盖到最大限度,使大腿后侧和小腿紧贴在一起,髋关节完成后伸的动作,双手往后协助支撑。 (Tabletop Heel Lift) 动作要点:手膝跪姿,腕关节在肩关节下,膝关节在髋关节下方,保持脊柱的中立和稳定,将一侧脚后跟尽可能高的举向天空,过程中保持脊柱中立位与膝关节90度,在动作过程中不要让腹部塌陷,同时保证腹部收紧。
臀大肌离心收缩训练 动作要点:双脚与肩同宽,将球放在腰部和墙之间,脊柱保持中立,下蹲不低于90°,保持膝盖和第二脚趾在同一条线上。 侧卧位,踝关节背屈,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将下肢向外侧抬起45°,循环操作。
想学习更多下肢评估与精准康复? 【学习通知】7月28-30日/朱国苗/下肢部系统评估与精准康复治疗高级班
更多课程咨询请通过下方二维码 与课程助理联系 
全年课程计划表 (点击下图放大看) 

" |
脊近完美课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