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诊疗方案已开始修订,康复治疗方案被纳入其中!

0
回复
3769
查看
[复制链接]
来源: 2021-1-14 12:03: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月2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艳红在会上表示,目前正在着手启动第七版诊疗方案的修订,要把前期临床实践,包括一些病理结果,已经确认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康复治疗方案等纳入进来。既要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治愈,同时也要提高健康恢复的水平。


“出院”不是终点,预防-临床-康复,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新冠肺炎累计治愈出院患者的总数已达3.9万余人,重症、危重症病人治愈率明显提高,针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在恢复期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引起重视。下面是有关新冠肺炎康复的5个热点问题。



1



康复治疗可以为新冠肺炎患者带来什么?

减轻肺炎的有关症状;改善呼吸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心肺活动耐力;预防肌肉骨骼功能退化,增强运动能力;改善身心健康;有利于患者逐步恢复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2



什么阶段介入康复治疗更为有效?


2019新型冠状病毒呼吸康复指导意见(第一版)中指出,呼吸康复的介入时机取决于患者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以及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是否排除呼吸康复的禁忌症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进展时为不妨碍医疗观察,应停止呼吸康复介入。

中日友好医院康复科主任谢欲晓表示在疾病急性期的病情稳定阶段,康复介入越早预后越好。但是考虑到新冠肺炎是甲类管理的传染性疾病,确诊病人都是在定点医院进行救治,所以对重症和危重症的住院患者主要以挽救生命的疾病救治为主,对轻症和普通型患者在病情稳定阶段越早期介入康复对预后越是有利的。



3



不同的确诊患者康复要点有何不同?

重症患者康复要点:

1 新型冠状肺炎的疾病认知教育;

2 心理干预;

3 住院期间的呼吸康复治疗;

(包括临床治疗团队共同讨论后指导床上呼吸训练、体位转换训练、四肢活动训练等)

4 环境与医疗器械适应性训练;

5 能量节约技术训练;

6 患者在进行活动时需要保证给予充足的氧气;

7 任何造成患者与呼吸机断离的呼吸康复治疗技术均应避免。


普通型患者康复要点:

1 疾病认知教育;

2 调试个人心理与行为;

3 住院期间的呼吸康复治疗;

(包括康复医师或治疗师指导下的体位管理、气道清洁、呼吸控制训练及活动及运动)

4 自我传染源管控(减排)等。


轻型患者康复要点: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疾病认知教育;

2 心理与行为干预;

3 自我传染源管控;

4 节能技能训练;

5 维持适当生活与功能活动



4



新冠肺炎出院后如何接受康复治疗?


由于每位患者恢复状况、身心状态、所处环境等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制定个性化、特异性的康复指导方案。新冠肺炎患者在出院前会对相关症状、心肺活动耐力、体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评估。轻症患者出院后居家或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康复,重症患者出院后由专门的康复医疗机构为其提供康复治疗。



5



不同的确诊患者院后如何锻炼?


轻症患者:

以恢复体能和心理调整为主,可以根据患者过去的运动习惯和爱好选择循序渐进的有氧训练,逐步恢复到发病前的活动能力。


重症患者:

(1)首先进行心肺功能以及全身功能评估,如果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这些疾病的,还要和相关专科大夫合作设计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做体能训练尤其是做有氧训练方案的时候要特别细致的制定运动处方,逐步增强运动强度和时长。一般来说有氧运动每周要求训练3-5次,每次时间是20-30分钟。如果病人特别容易疲劳,就要采取分段间歇性的运动形式,比如说可以从3-5分钟一小节开始,每天分3段进行,争取在第二周能够争取到每段10分钟以上。

(3)活动量的掌握,要注意活动中要有可以简单对话不中断,运动后没有明显的疲劳感,尤其是第二天没有疲劳感,这样的情况是最合适的。


疫情爆发初期必须以疾病救治为主,随着疫情的好转,治愈人数的增多,康复治疗也日益重要,及时有效的介入康复,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康复方案势在必行。


内容来源: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发布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康复指导手册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康复指导意见
图片来源:Pixabay

康复医学网(www.kfyx.cn)中国权威康复|养老|健身|养生|健康门户 微信公众号:cnkfyx,欢迎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