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借科普之名引流?治疗师的这些行为可能违规!

0
回复
27301
查看
[复制链接]
来源: 2024-4-8 09:27:1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蓝字 关注康复医学网 ID:cnkfyx 

商城 直播 课堂 认证 刷题 考试

近期有一件事情在康复圈里都传疯了
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上海一对康复治疗师从医院离职之后创业
却因为“非法康复治疗”被罚14余万元
原因是夫妻二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这样的创业结果不禁令人唏嘘
那康复治疗师还有哪些行为容易违规呢?

线上有偿提供康复咨询服务

线上问诊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百度一下”,只是那时候还很不规范,现在各大平台基本上都推出了线上问诊活动,而且还可以线上开处方,满足了很多患者的诉求。但是网络诊疗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违规。

我们先来看一则经典案例:医生微信群有偿诊疗被罚

广州市卫健委通报,2018年10月,患者首次在广州中山大学某附属医院的杨医生处就诊。为方便后续病情的沟通,患者及其家属分别添加了杨医生的微信,并在此后数年内多次通过微信问诊。

据统计,2020年2月19日至2021年9月18日,杨医生共通过微信收受患者红包48次,共计4828.64元。

医生本人承认接受红包,并认为上述费用是患者在互联网诊疗平台就诊的诊金。由于该情况不符合正规网络诊疗,广州市卫健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对该医生做出“警告并罚款1.8万元”的行政处罚。

私下问诊后收取红包,虽然看似属于劳动所得,但是仍然被归类为“非法收受财务”,违反了执业规则

再则开展此种线上问诊行为并未通过其所在的医疗机构,其行为属于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非法行医”行为。康复治疗师在进行线上康复咨询活动时也要注意这样的问题。

利用职务之便直播带货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不少医生、护士、治疗师成为了网络红人。我们知道直播带货是流量变现的常用方式,那么医务人员身份特殊,他们直播带货违规吗?

2022年6月6日,国家卫健委、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印发《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其中提到,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

医务人员直播带货看似是个人行为,但是由于其在网络平台实名认证的信息大多为“XX医疗机构医师/护士/康复治疗师”,是以其供职的医疗机构和医学身份为基础的。据《媒介即讯息:某音短视频平台健康传播研究》论文统计,医生类某音号中 89% 的账号具有相关医院的资格认证,所以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同时也增加了自身的风险,“有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身份之便”有时候不易界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违规而受到处罚。

借用科普的名义引流

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倡“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要求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纳入医院和医生的绩效考核,同时纳入对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定中。这个提倡一方面带动了医务工作者科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患者学习健康知识的需求。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等发布的《数字时代中国医生健康科普评价报告》显示,医生科普近几年呈蓬勃发展趋势。以微博上认证为医生的账号为例,超1/4账号为近3年新注册。微博、抖音、微信三大数字平台上,健康科普内容数量增长明显,一些头部医生账号输出量惊人,在微博发帖超1万条、抖音发视频超2000个、微信发文超3000篇。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依然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规定,禁止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等的广告,并规定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不得在同一页面或者同时出现相关医疗、药品等的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地址、联系方式、购物链接等内容。

由于医学科普文章或视频的制作从选题、编辑到排版或拍摄剪辑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单纯做科普而不求回报往往很难坚持,所以很多人希望通过科普引流,借此实现流量变现,但是不要触及监管红线。

从事针灸推拿活动

开展针灸活动的从业人员首先需要是医师,比如取得中医专业《医师执业证书》的医师、取得有针灸专长《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资格证书》的医师,可以在相关医疗机构开展中医针灸活动。此外经过针灸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西医师和乡村医生,可以开展相应针灸治疗服务。

康复治疗师不属于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不能从事针灸工作。对于合法机构里的康复治疗师违规开展针灸,将会对医疗机构和康复治疗师进行双罚:对于机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相关条款处罚,最低1万起步;对于康复治疗师,按照《医师法》非医师行医处罚,罚款2万以上到违法所得10倍以下。如果康复治疗师自己开店,违规开展针灸,按照非法行医处罚,依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规定,最低5万起步。

关于可不可以做推拿,目前管理比较混乱,很多地方规定康复治疗师不具备做推拿的资格,所以在做之前一定要了解当地规定。

医学一直以来都有很高的知识壁垒,医务人员在大多数人眼里常常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这样的身份加持之下,他们会有更多的束缚,这既是对患者的负责,也是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康复治疗师们想要借势增加经济收入,一定要了解好相关法律法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抢报http://cnkf.cn/kqmy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康复医学网(www.kfyx.cn)中国权威康复|养老|健身|养生|健康门户 微信公众号:cnkfyx,欢迎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