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_林格_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0
回复
1391
查看
[复制链接]
来源: 2012-7-2 00:26:3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成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上下)
作者:林格
分类:教育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定价:30元
一、名家作品,堪称经典。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在家长和教师中具有重大影响,本书是作者的代表作。第一次将养成教育的概念进行系统化研究,写作历时八年,行文尽量通俗易懂。可以预见,本书将受到广大学校教师特别是家长的推崇。
二、国家重点项目的指定教程,很多学校在寻找这本书,适合引导团体购买。本书写作时间较长,经过中国关心下一代关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审定,被列为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幼儿园)的通用教程。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主要接受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内容以及习惯培养方案。下册侧重介绍与学生当前学习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习惯,突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在校学习的习惯以及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内容详实、丰富,兼具理论性、可读性及操作性。
三、配合大型的宣传,常销三年以上。国家关工委将在全国范围三年内举办专题演讲1500场,设立实验学校300所,销售期至少三年。相关媒体也将做大量报道。

前 言
养成教育的研究成果表明,优等生成功的两个关键内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个性。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习个性形成的前提。
(一) 习惯决定命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养成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俏皮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这里的教育就是习惯。
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小就应该建立各种好习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结合孙云晓教授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对培养习惯的具体要求,综合起来,自我培养习惯主要有如下原则与方法:
1. 几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一代青少年是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代人,是值得信任并且大有作为的一代人。看看飞速崛起的信息产业,大展宏图的主将不正是年轻一代吗?
正如陈会昌教授所说,从历史高度看,当代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面貌总的来说是在进步。
第一,青少年是时代精神最紧密的追随者;
第二,现在的青少年独立性、自主性明显增强了;
第三,青少年是当前市场经济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探索者和创建者;
第四,人格和人性的复归在现代青少年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第五,现代青少年,个性中的创新性也显然比过去的青少年好;
第六,现在的青少年其实并不是没有理想、抱负,只不过他们的理想不像我们过去那样“远大”、“空洞”;
第七,现在的青少年比过去更加外向,更富于激情,等等。
总而言之,培养良好习惯需要几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才能完成。
2. 培养习惯,警惕非人格化
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技能的,但是要想从根本上培养起良好的习惯,单靠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譬如,有人提出微笑服务时,要求服务者露出八颗牙齿。大家可以对着镜子试一下,露出八颗牙齿时的笑容确实是灿烂的。应当说,这一要求是有依据的,但是,稍有社会经验的人也非常明白,露出八颗牙齿的笑容未必发自真心。假笑、干笑、傻笑、狂笑等,都可以露出八颗牙齿,这是人们所需要的吗?
由此,习惯培养应当人格化而不能单纯的技能化。说具体一些,就是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应当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注意观念与情感的培养,对每一个好习惯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晓之、信之、践之。
3. 尊重规律,讲究方法
一是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
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
中国习惯研究第一人周士渊先生分析,这21天是个平均数,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认真程度不一样,刻苦程度不一样,所用的时间肯定也不一样。既然这21天是个平均数,那我们用一个月的概念更好记,而且更保险,所以“培养习惯重在一个月,关键在头三天”。同时,周先生还总结出习惯培养的七个秘诀,即,
① 真正懂得重要性
② 找出可行性分析
③ 统筹安排,逐一击破
④ 关键前三天,重在一个月
⑤ 每天前进一点
⑥ 借东风
⑦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的名言,即“习惯仿佛是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怕就怕坚持。如果你凡事认真,坚持去做,就没有任何事情是难的。
二是习惯培养的步骤。
培养我们的良好习惯到底有哪些基本的环节和方法呢?
可以概括出六大步骤。
① 认识习惯的重要
② 与同学及相关人员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
③ 进行形象感人的榜样教育
④ 持之以恒地练习
⑤ 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
⑥ 逐步培养良好的集体风气
大家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培养一个好习惯或改正一个不良习惯是艰难的,也是必须的。
三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
培养好习惯需要用加法,持续21天就会开始养成;矫正坏习惯则需要用递减法,逐步减少不良行为的次数。我相信,每一个父母和教师只要有爱心和恒心,都可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完全有希望培养出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4. 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转化需要训练,由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转化更需要训练,由不良习惯向正确行为转化尤其需要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不断强化,是实现转化的关键。
一是训练必须持之以恒。
训练要持之以恒强调“反复”二字,不反复训练形不成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的事,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三天两日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二是训练必须严而又严。
训练还要强调严格二字。训练就要有个“狠劲”,不见实效不收兵。练习的过程是个痛苦的过程,就得咬着牙坚持下去。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才能养成好习惯。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向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同志学习,他在训练女排时就有个“狠”劲。平时,他非常关心、爱护女排队员,待她们和蔼、亲切,对她们的生活关怀备至。可一上了训练场,他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女队员累得浑身出汗如水洗一般,他又扔过去一个球,“继续练!”女队员累得趴在地上起不来了,他又扔过去一个球,“还得练!”他知道,不这样练是打不出世界冠军的,没有这种“狠”劲,表面上是疼爱她们,可最终是害了她们。
三是训练必须要求具体。
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通过反复的分解操作练习,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有些操作过程较复杂的行为要求,可采用分解操作示范。如洗衣服这项行为训练内容,如果我们认为要求高、过程复杂,可以把它分解成五个步骤,一浸、二抹、三搓、四漂洗、五晾晒。这样就很容易掌握要领,且印象深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康复医学网(www.kfyx.cn)中国权威康复|养老|健身|养生|健康门户 微信公众号:cnkfyx,欢迎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